打造高端电子元器件生产基地通城县走进“芯时代”
作者: 竞彩足球比赛数据
4月14日,走进通城经济开发区,三赢兴科技公司全自动化生产线高速运转,安芯美科技(湖北)有限公司公司半导体封测车间内员工们有序作业,园区内的项目建设也正加紧步伐。
如今,通城县以“芯”为核,以“链”为脉,紧扣“芯时代”全产业链布局,在高端电子元器件生产制造的蓝图上书写县域经济高水平发展的新篇章。
走进通城经济开发区电子信息科技产业园,三赢兴科技公司全自动化生产线高速运转,精密仪器闪烁着微光,一片片指甲盖大小的电子元件从这里下线,发往华为、比亚迪等头部企业的供应链。
“当行业还在800万像素赛道竞速时,我们已瞄准1亿像素影像的未来。”三赢兴公司副董事长何其三向正在公司调研的通城县委书记黄建平介绍。几年前,4800万像素摄像头进入量产阶段时,三赢兴科技就已经在全国乃至全球率先试产1亿像素摄像头。
如今,手机摄像市场呈饱和之势,人工智能、智能汽车、智慧交通、物联网、医疗影像等细致划分领域又成了三赢兴公司发展新方向。
“这款电瓶车骑车记录仪是我们研发的新芯品,也是公司首款终端产品,目前这一领域还是一片蓝海,预估有千亿级市场。”何其三说,涂影骑车记录仪自去年11月份上市后,订单量节节攀升。
全自动SMT贴装线um的封装技术及智能化光学检测系统,COB封装设备精度达到微米级别封装标准,高像素产品采用六轴联动AA主动对准系统,实现±0.5μm对位精度与像素级光学中心校正……
翻开三赢兴公司专利图谱,400余件专利构筑起企业核心竞争力。生产基地扎根通城、研发触角延伸到深圳、武汉,供应链贯通欧亚。
2012年创建至今,三赢兴科技已成长为一家以手机摄像模组、生物指纹识别模组、智能汽车影像模组、5G人工智能影像模组等四大数码影像产品为主、集产研销于一体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不只是这颗“芯”。目前,通城县已建成了涵盖智能手机产业摄像模组、结构件模组、触摸模组、显示模组、封装测试模块、电池模块、耳机模块等七大领域的全产业链。
今年一季度,电子信息、新材料、大健康等三大优势产业1-3月份完成产值32.72亿元,同比增长8.32%,占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的97.58%。
通城作为山区县,不沿江,不靠海,是如何想到把打造高端电子元器件生产基地作为战略目标的。
通城县委副书记、县长杨修伟介绍,通城电子信息产业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近几年来快速地发展壮大,拥有各类中小企业65家,成为湖北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通城县三大主导产业之一。
近年来,随着芯片封装测试等上游企业陆续落户,通城打造高端电子元器件制造基地的条件越来越成熟。
去年,通城县召开战略规划编制工作汇报会提出,从近中期来看,要立足通城产业优势,建设高端电子元器件生产基地;从远期来看,要以电子制造为主导,以生物医药制造、新材料制造为支撑,打造制造业强县。
对此,通城确定了“着力建设高端电子元器件生产基地,加快打造制造业强县”的战略目标。
一颗颗芯片通过硅片切割、芯片贴装、切筋成型等工序,源源不断地封装下线。当天,在安芯美科技(湖北)有限公司公司半导体封测车间内,员工们有序作业。
据了解,湖北安芯美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半导体集成电路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
“去年8月份公司开始量产,目前产能饱和度是60%左右,一个月生产20亿颗芯片成品。手机、安防、家电等产品大多数都能用到。”公司副总经理陈秋凤介绍,项目总投资21亿元,分三期建设,一期投资6亿元,全部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25亿元。目前,公司订单量可观,已经排到3个月之后。
安芯美科技,在小型电子科技类产品芯片平面封装这一细分领域,位列全国前三。项目落地通城后,填补了咸宁市芯片封装测试行业的空白。
“切身感受到了家乡发展的强劲势头,我们怀着一颗振兴家乡产业的心而来。”4月3日,在全市二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的通城现场,湖北恒鑫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卢方茂激动地说,家乡招商干部多次上门宣传推介,奠定了回家创业的信心。
当日开工的通城县湖北恒鑫电子信息创新科技产业园项目,由5家关联产业链公司共同投资23亿元建设,占地181.99亩,规划建设14栋数字化智能厂房、5栋智慧仓储物流中心、4栋人才公寓、2栋创新研发中心和2栋综合服务中心,配置1000余台套智能化生产设备,重点布局半导体芯片封测、智能终端产品研制、新型显示技术应用、工业网络站点平台建设以及新能源汽车电子配套等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50亿元。
近年来,通城县通过链式招商、以商招商,通城招商已形成了“引进一个、带动一片”的虹吸效应,成功引进了以安芯美、强芯、光贝为代表的半导体封装测试企业;以湖北惠祥电子、壹威电子为代表的传感器生产企业;以湖北硕东工业为代表的精密五金机构件生产企业;以湖北兴之通、普尔泰、点显时代、腾晨科技为代表的消费电子配件生产企业;以湖北宝通科技为代表的单、双面金属线路板生产企业。
4月14日,在湖北兴之通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能够正常的看到,自动化贴片机高速运转,工作人员各司其职,正在进行产品测试和组装。
“我们企业主要从事PCBA贴片加工,产品应用于智能穿戴、小家电、消费类电子、智能充电桩、智能城市配套等领域。”公司负责人张子涵介绍,公司量产后,将开设20条生产线余人。
经济发展,离不开好的营商环境。3月中旬,通城县专门召开了优化营商环境、产业倍增暨招商引资工作会议,聘任“招商大使”,创建优化营商环境先行区。
通城坚持以控制成本为核心优化营商环境,持续在完善政务服务、降低要素配置成本、拓展市场覆盖范围、提高交通物流和信息传输效率、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下功夫,对企业、群众反映难办的事实行“一把手”亲自办,对重点项目实行“一对一”全流程帮代办。
常态化开展“解难题、稳增长、促发展”企业帮扶活动,建立县领导“带着企业跑订单”制度,帮助60余家企业融入华纺链、“芯光电”供应链、长江汽车供应链等省级供应链平台,促成合作金额超10亿元。
“围绕‘建设高端电子元器件生产基地、打造制造业强县’的发展目标,通城电子信息产业将全面对接湖北‘光芯屏端网’万亿产业集群,着力构建从原材料到元器件、零部件、整机产品、消费终端的完整产业链条,力争2027年产值突破100亿元。”通城县委书记黄建平信心满满。
从田野到车间,从跟跑到领跑,通城的故事印证了一个真理:县域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既要“仰望星空”锚定创新赛道,更要“脚踏实地”构建产业生态。在这片充满了许多活力的红土地上,“芯”火正燎原,未来犹可期。